田径新星误服“神秘药丸”被停赛,背后真相令人唏嘘警钟为何敲响?

2025-09-18 02:35:12
admin

一颗不眼的藏药丸,竟然成了中国田径新锐扎西次仁职业生涯中的最大绊脚石?在反兴奋剂风暴愈演愈烈的当下,这位曾在全运会、亚运会和全国半马连创佳绩的小将,却因一次意外服用“三无”藏药,被判禁赛一年。是命运的玩笑,还是行业管理上的一记警钟?故事比想象中更具戏剧性。

先别急着扣帽子——扎西次仁可不是靠“外挂”横扫赛场。他2002年出生,自2021年全运会男子3000米障碍摘银后,就成了国内长跑项目里的一匹黑马。杭州亚运会上,他不仅以第六名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还创造了当年度国内最佳;今年初更是在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上,以1小时01分57秒打破全国纪录。这份履历单亮得让人睁不开眼。就是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新星,却因为一次伤病恢复期间误信偏方,把自己送进了反兴奋剂中心的“黑名单”。

事情要从2024年初说。当时,扎西次仁为治疗伤病,在母亲推荐下服用了自制藏药丸。据调查,这些没有包装、没有说明书、甚至连成分都没标明的小药丸,是典型的“三无产品”。而正是这粒小小的神秘药,让他在1月18日进行赛外检测时,被查出体内含有利尿剂氢氯噻嗪。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公示(体发〔2025〕12号),这属于违规使用违禁物质。

处罚随之而来运动员本人被禁赛一年,到2026年2月6日才能复出;教练格桑次仁和队医旦增也各自领到半年停训通知;西藏自治区竞技体育管理中心则担10例检测费用,并收到项目停赛一年的重罚。一时间,“三无偏方害苦好苗子”的话题引爆网络,各路网友纷纷感叹“再快的腿,也躲不过‘家传偏方’。”

展开全文

这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多地举办反兴奋剂宣讲活动,不少案例都指向同一个问题——运动员及其团队对用药风险认知不足。有专家直言,根据国际足联2025版规则第14条规定,即便是误服,只要查出违禁物质就必须追责。这种看似冤枉却又规严苛的制度设计,其实正是为了防止侥幸心理蔓延。

有人或许疑惑,为何顶尖选手还会踩雷?原因很简单专业训练之外,他们也是普通人,会受伤、会焦虑,更容易听信亲友建议。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土法治大病”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不留神就可能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运动员行为规范》第三章第15条明确要求,加强个人用药自律与团队监督,但现实操作中依然漏洞不少。

对于扎西次仁来说,此番遭遇堪称成长路上的痛苦学费。从官方通报来他已提供相关证明证实非主动违规,因此处罚较轻。但错就是错,再多解释也无法抹去失去的一年黄金期。有危才有机。在舆论场上成为“负面教材”,未必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鞭策。如果他能吸取教训,用科学武装头脑,将来重返跑道时或许更加成熟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还暴露出基层体育队伍医疗保障体系薄弱的问题。专业运动员本应拥有完善医疗支持,而现实却往往依赖家属经验和民间疗法。未来如何加强教育普及,提高科学防护水平,是摆在所有地方队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不只是为了避免类似悲剧,更关乎整个中国田径乃至奥林匹克精神底色。

回到那个令人扼腕的问题——一颗“小小藏药”,为何能撂倒飞驰少年?答案其实早已写进每个细节里只有敬畏规则、尊重科学,中国速度才能真正跑得远,也跑得稳。而等待解禁归来的那一天,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一双快腿,更是一颗清醒且坚韧的大心脏。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88 下一次世界杯|世界杯 意大利|宝国风华世界杯国风魅力站|baoguofh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