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纵向变化与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队列研究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profiles and injury associations: a two-seaso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men's professional rugby union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来源: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3.4
编辑推荐:
本研究通过24个月前瞻性队列研究,揭示职业橄榄球运动员髋关节/腘绳肌力量变化规律:前锋组Nordic、ADD90和ABD90显著提升(P=0.002-0.01),内收肌力量薄弱者再损伤风险增加4倍(OR=4.0)。创新性发现损伤后ABD60独特性下降(P=0.0021),提示髋关节外展功能可作为损伤监测指标。
研究亮点
参与者
在研究期间,248名职业男性橄榄球运动员(年龄=24.7±3.5岁,身高=185±8厘米,体重=101.2±12.9公斤)完成了654次力量测试组合。测试人员分布见图1,测试数据见表1。30名运动员全程参与五次测试,41人参与四次,42人参与三次,76人参与两次,59人仅参与一次。
研究期间及赛季内的力量特征变化
从初始(测试1)到最终(测试5),仅前锋组在Nordic、ADD90和ABD90表现显著提升(P=0.002至0.01)。研究末期的力量变化与初始值呈负相关(r=-0.38至-0.49),而测试组合内部指标间呈正相关(r=0.42至0.68)。
损伤特征
腘绳肌与髋/腹股沟损伤占非接触性下肢损伤的43%。髋/腹股沟损伤患者同时发生腘绳肌损伤的几率更高(OR=4.0,P=0.0016)。损伤运动员中,仅ABD60在伤后显著下降(P=0.0021)。再损伤运动员特征为:伤前ADD90较低,且伴有伤前Nordic值较高或ADD90在指数伤后无改善。未损伤运动员的季前力量特征保持稳定。
讨论
力量纵向变化具有位置特异性和个体化特征:基线力量较弱者提升显著,而强者难以维持赛季及伤后力量水平(图5补充材料)。后卫组腘绳肌损伤更多,髋/腹股沟及其他损伤少于前锋组。赛季内发生下肢非接触性再损伤的运动员,其指数损伤前的内收肌力量显著低于未再损伤组(P=0.03)。
结论
下肢非接触性再损伤者的典型特征为:伤前内收肌力量薄弱伴随强膝屈肌力量,或伤前后内收肌与膝屈肌均薄弱且伤后内收肌无改善。鉴于力量变化与初始水平的负相关关系,再损伤高风险群体(初始值较低者)应比初始强者更容易通过训练改善。
相关新闻